返回

大宋刑部侦缉档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嫦娥披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慕清颜指指天,又指指桥洞与小女孩。

    小女孩点点头,一手托着腮,歪头闭上眼,做了个睡觉的姿势。

    她在桥洞下睡觉。

    慕清颜又指指自己内衬衣的白色袖口,也歪头做出一个睡觉的姿势。

    小女孩摇摇头,指向望仙桥的正中桥面。

    “你见到她站在桥上?”慕清颜也指过去。

    小女孩又手指朝下动了动,口中跟着呜哇呜哇。

    慕清颜点点袖口,又指向侧边的河水,“她要跳河?”

    小女孩抱着瓦罐转起来,原地转了几圈后停下,看着慕清颜。

    “跳舞?你是说她在跳舞?”慕清颜做了个摇摆的舞姿。

    小女孩点点头,又指向天上的弯月。

    “跳舞?月亮?……你的意思是那个女人像嫦娥?”

    小女孩听不懂慕清颜这句话的意思,只是呆呆的望着她。

    慕清颜突然想到什么,撩开车帘上了马车。

    嘉王府的人赶忙围过来。

    赵扩与韩致远一起走到马车旁。

    不一会儿,慕清颜从车厢跳下来,比划道,“殿下,你的人没有见到长布条之类的东西?大概这么宽,或者更宽一些。”

    “谁见过吗?”赵扩询问众人。

    “没有。”众人摇头。

    “应该有的,再仔细找找,哪怕是碎成一小段。”慕清颜坚信自己的判断。

    “你是在找披帛?”韩致远根据刚才听到慕清颜提到嫦娥二字推断道。

    “没错,应该是叫披帛,但是我们找的东西应该比普通薄纱质地要坚韧,至少足以带起一个人的重量。”慕清颜道。

    “你从跟这个乞丐的‘对话’引出嫦娥,就断定应该有这种东西?”赵扩问。

    “如果只是普通的跳舞,不会让一个孩子想到嫦娥,除非跳舞的样子与民间传说中的嫦娥有明显相像的地方,而在家乡看到的图画中,嫦娥都是带有披帛的样子,这也是历来美人儿常见的形象,小女孩不识其他美人儿,可对于民间传说的嫦娥倒是会认得。”

    嫦娥奔月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嫦娥翩翩起舞飞向圆月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几乎各种各样的图中嫦娥都带有披帛,飞舞起来的披帛更是为整个人增添了翩翩欲仙的味道,即使如今,在瓦舍戏子的表演中也会靠披帛为自己添彩。

    “殿下,披帛也不止是为了装扮,在此案中怕还是重要的存在。”慕清颜接着道,“鬼神之说实乃无稽之谈,这个女子从桥上跃至街面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此女具有一定的武功,可是如果她身怀绝技,断然不会轻易与马车相撞,不应该存在撞死一说,拿自己的命就为了惊吓殿下也不值得。”

    “第二,此女是普通人,受人所迫或者是其他原因与人为谋,必须要完成这出戏。既然是戏便是障眼法,从桥上到街面应该是依靠了众人没有察觉到的牵引,既然这个小女孩表达出了嫦娥的意思,恐怕原因就在这披帛上。”

    “可是我们都没看到这个女人身上有披帛啊?”嘉王府的一干随从皆道。

    “小王也未曾可见。”赵扩也道。

    “或许是因为距离与天色以及披帛的颜色等原因,在殿下所处的位置看不清,而居于桥下的小女孩正好可以看到,只可惜她给不出更详细的描述。”慕清颜朝小女孩投去同情的目光。

    小女孩在一旁,正瞪着一双疑惑的眼睛看着众人,见慕清颜看自己,笑了笑。

    即使样貌再丑陋之人,会心的笑颜都是美的。

    “你们去搜,留意水中。”赵扩略作沉思,下命道。

    “是!”

    众人散去做事之后,赵扩又道,“女人跳河可以暂时借可能有也可能无的披帛释疑,那么‘鬼影’呢?几堵墙上都出现了女人晃动的影子,而周围再看不到其他任何可疑之人,若是人为,究竟是如何做到?”

    “不论如何做到,定是有人故弄玄虚。”韩致远走向马车,再次掀帘进了车厢。

    慕清颜帮着将车帘掀开,好让星月那微弱的光亮流入车厢。

    赵扩跟随行至车厢外,“今夜之事幸好只有小王等人看到,若是被百姓所见,造成的影响定远远胜过林家及其他两起新娘案。傍晚又发生断手之事,父皇连夜宣我进宫督促查办此案,听闻你已向贺则礼承诺全权负责,对此你有多少把握?”

    “是啊,殿下。”韩致远一手抚着侧框从车厢中探出头,“我把这件案子提前揽下了,反正那贺则礼没本事破案,除了胡乱判定寻一两个替罪羔羊应付差事,万一出现问题最后再态度诚恳的招认一个有所疏忽之外,最后辗转提刑司大理寺或者刑部之后还得落到我头上,不如提前接手来的干脆。没来得及跟殿下说,殿下现在知道也不晚。”

    “这不符合我们之前的办事章程。”赵扩道。

    除了被皇帝钦点的秘案,其他层层按级上报的案件都是等最后落为悬案或者造成严重冤假错案才会以秉承圣谕监察

第41章嫦娥披帛(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